曼联官方宣布了姆贝乌莫的加盟,新赛季他将身披曼联的19号球衣。这一引援意味着,在签下库尼亚之后,球队的两条边路搭配已基本完成。与此同时,英格兰媒体发布了一项统计数据:在上赛季英超中丢失球权次数排名前十的球员中,曼联占据了三席,分别是姆贝乌莫(第一)、B费(第二)和库尼亚(第九)。
丢失球权的统计标准其实相当广泛。例如,边路传中因队友跑位不佳而导致球权转换,也会被计算在内。目前关于主动失误、被动丢失以及队友失误所致的更详细统计并不完善,因此像阿诺德(已离队)和萨拉赫(续约)等球员也出现在前十名中。
利物浦上赛季主攻右路,左路主要负责策应,因此阿诺德与萨拉赫在组织进攻时频繁出现球权丢失。这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:要想丢失球权,前提是必须首先控制好球权,这为曼联的未来战术安排带来了思考——库尼亚、姆贝乌莫与B费之间的球权该如何分配?
平均分配显然不可行。例如,如果库尼亚和姆贝乌莫分别担任两翼,其中一个边路必然作为主攻方向,而另一个则倾向于策应。当前足坛鲜有能够做到双翼齐飞的球队,通常是通过一侧的强攻吸引防守,创造出另一侧的空档来进行转移与射门。在曼联历史上,我们可以看到鲁尼、C罗与特维斯的默契配合,这种模式中左路的强攻牵引着对方防线,而右路则以稳定为主。
那么新赛季的曼联究竟该如何运作?这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。假设右路由姆贝乌莫与阿玛德·迪亚洛组成,考虑到迪亚洛的对抗能力较弱,他的覆盖面就显得不够。而左路的多尔古与库尼亚都具备良好的突破能力,而B费需要足够的球权展现其优势,全队前场多名球员均需掌控球权,这意味着其中必定会有人需要作出牺牲,承担回撤防守或助攻的责任。
这个战术难题在季前赛中就能见到初步成果。在曼联与利兹联的首场热身赛中,B费的触球次数是库尼亚的两倍,但库尼亚在45分钟的表现中是全队对抗次数最多的,达到9次,争顶次数3次。这样的数据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新阵容动态的启示。